除非 Unless
ISBN编号: 978-7-5213-1485-4
作者: [加拿大]卡罗尔·希尔兹 (Carol Shields) 著,王娇兰 申雨平 译
开本: 32
出版日期:2020-03-01
定价:43.0
合作书店:
  • 内容介绍
  • 试读
  • 更多资源

媒体和名人推荐:

即便不曾写作,希尔兹也是一个散发光芒的人,这一点很重要且不会改变。

—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艾丽丝·门罗

将普通人的不同寻常之处展现出来便是希尔兹的特长。她运用自己的大智慧、强大的观察力、人文关怀和广泛的阅读赋予作品无限可能……

——《使女的故事》作者 玛格丽特·阿特伍德

称职的小说家写出人物,而希尔兹能写活生命……在一系列作品中,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可爱的生命,同时又充满了似曾相识的现实感……在《除非》一书中,读者将邂逅辛辣的讽刺与豁达的智慧……希尔兹将世界重置之后又还给我们,还附加了希望、善意,以及生活的美好。

——《纽约时报》

我自己更愿意从以下四个主题去理解《除非》这部作品:母亲和女儿的关系;作者与读者的关系——顺带谈一谈文学创作的状态;关于美善的讨论;最后则是男人和女人——一直令我着迷,甚至贯穿我所有作品的主题——性别平等,我的创作生涯可以说一直都与此相关。

——卡罗尔·希尔兹自评

一个美妙的故事,文笔清晰,构思巧妙,字里行间充满了谜团,铺陈着哲思的黑暗底色。

——《洛杉矶时报》

希尔兹的小说和短篇故事都想象力丰富,亲切而宽厚,有着经久不散的美感,以及无懈可击的细节。

——《出版人周刊》


编辑推荐:

Ø 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·门罗及《使女的故事》作者玛格丽特·阿特伍德齐名的加拿大作家,普利策文学奖、橘子文学奖得主卡罗尔·希尔兹生前最后一部小说

Ø 橘子文学奖、布克奖提名作品,2019BBC“塑造世界的100本小说

Ø 一个疑点重重、谜团丛生的探寻故事。每条松散的线索,都指示着关于亲情、美善、性别与写作的真相,揭露潜藏在混乱之下的秩序

Ø 以澄澈璀璨的文字,敏锐细腻的心理刻画,忠实记录知识女性自我觉醒的心路历程

Ø 为了家庭与生活,她们承受着、忍耐着,却被视作理所应当。如何改变?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?除非我们提出问题。

Ø 家境优渥的顶级大学高材生突然有一天走上街头,成了一名乞讨者。她的沉默与自我牺牲,她对美善的执意探寻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人性困境?


获奖记录:

2002年布克奖提名作品

2002年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决选作品

2003年加拿大书商协会奖获奖作品

2003年橘子文学奖提名作品

2009年《泰晤士报》新世纪十年百佳书目


内容简介:

44岁的丽塔·温特斯是一名成功的作家和翻译家,生活幸福美满。但所有的幸福在她的大女儿无故离家出走并流落多伦多街头后,开始变得支离破碎。她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平静的生活只是表象,掩盖着压抑的另一面。她开始看到人生的不可控制,开始回顾并反思自己的创作生涯和人生,试图从多种角度解开女儿突然离家流浪的谜题。作者通过对书中几名女性角色的描写,揭示了在现代社会的工作与生活中,女性是如何一步步失去自我,陷入被动的生活状态无法自拔的。


作者简介:

卡罗尔·希尔兹(Carol Shields1935—2003

加拿大极负盛名的小说家、散文家和诗人,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·门罗及热门候选人玛格丽特·阿特伍德齐名。曾先后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、美国国家书评奖、普利策文学奖、橘子文学奖等重要奖项,并两次获得布克奖提名。希尔兹专注于普通人的日常面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勾连,家庭生活是贯穿其文学生涯的恒久主题。她善于刻画中产阶级富足生活里的困惑与人生百态,以细腻而引人深思的细节唤起这类人群的共鸣,在西方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。


译者简介:

王娇兰: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硕士毕业,1992——2005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。现为自由职业翻译。

申雨平:英国密德萨斯大学(Middlesex University)博士,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。


目录:

以下是

几 乎

曾 经

在哪方面

可 是

那 么

否 则

相 反

因 此

但 是

……而言

由 此

每 一

考虑到

所 以

下 次

尽 管

于 是

虽 然

自始至终

随 后

几乎没有

自 从

只 有

除 非

接 近

无论什么

任 何

是 否

曾 经

从何处

立 即

正 当

始 于

已 经

迄 今

还没有